疲勞駕駛的危害 疲勞駕駛是指駕駛人在長時間連續行車時, 產生生理機能和心理機能的失調,出現駕駛技能下降的現象。駕駛人睡眠質量差或不足、長時間駕駛車輛,容易出現疲勞。疲勞駕駛會影響到駕駛人的注意力、思維判斷和身體運動等諸方面。疲勞后繼續駕駛車輛,會感到困倦瞌睡、四肢無力、注意力不集中、判斷能力下降,甚至出現精神恍惚或瞬間記憶消失,出現動作遲誤或過早,操作停頓或修正時間不當等不安全因素,極易發生道路交通事故。 引起疲勞駕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。 駕駛人的疲勞主要是神經和感覺器官的疲勞,以及因長時間保持固定姿勢,血液循環不暢所引起的肢體疲勞。駕駛人長時間坐在固定的座位上,動作受到一定限制,注意力高度集中,忙于判斷車外刺激信息,精神狀態高度緊張,從而出現視力模糊、腰酸背痛、反應遲鈍、駕駛不靈活等疲勞駕駛現象。形成疲勞的順序是:眼睛、頸部、肩部、腰部,主要是眼睛和身體的疲勞。 駕駛人疲勞時判斷能力下降、反應遲鈍和操作失誤增加。駕駛人處于輕微疲勞時,會出現操作變速箱不及時、不準確;駕駛人處于中度疲勞時,操作動作呆滯,有時甚至會忘記操作;駕駛人處于重度疲勞時,往往會下意識操作或出現短時間睡眠現象,嚴重時會失去對車輛的控制能力。 駕駛人疲勞時,會出現視線模糊、腰酸背疼、動作呆板、手腳發脹或有精力不集中、反應遲鈍、思考不周全、精神渙散、焦慮、急躁等現象。如果仍勉強駕駛車輛,則可能導致交通事故的發生。
|